Zoe老公有一個從小認識的朋友P,兩人雖然差了三、四歲,但因為個性相近,至今仍然保持連絡,三不五時兩家還會見見面、吃吃飯什麼的。兩個大男人有時會約著打高爾夫球,還有老公那個一年一度的五千米賽跑,也是和這位朋友一起跑的。

J是P先生的老婆,兩人原來在同一家公司上班,後來決定自立門戶,在家裡接案子做,生活也還過得去。起先P常常對Zoe老公吐苦水,抱怨老婆花錢如流水、對他頤指氣使,讓P甚至醞釀起離婚的念頭,但這想法在第二個女兒出生之後,就再也沒聽他提起了。

P先生的父母,就住在同一個鎮上,常常幫著照顧這一對即將邁入學齡的小孩兒。J的娘家雖在亞歷桑那州,家人卻也勤於來訪。約莫是去年的時候,我才聽說他們居然還聘了保姆在家裡幫忙帶小孩。

好吧,也許因為他們工作上的關係,兩人常常需要各自出差,怕小孩子沒人顧,所以有聘保姆的需要。這我可以理解。可我不懂的是,J居然堅持要在家裡自行教育孩子(Home School)。J的理由?孩子太聰明了,一般學校無法完全開發她們的潛能。

各人的教育理念不同,這我當然知道。不過說正格的,我們這一代還不大多是念公立學校長大的?私立(甚至貴族)學校出身的,從來也不能擔保就是人中龍鳳。但爸爸媽媽當孩子的老師?這實在是對親子關係的一大考驗!「易子而教」這句話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Zoe和老公很早就達成了共識:小丸子一定要去學校上學。撇開我們沒有耐性自己教她不談,我們一開始也沒有讓她在學校求知的打算。從小丸子入學起,我們就跟她說了:她絕大部份的知識會是從家裡學得,所以功課我們不擔心;她上學只要乖乖的去修人際關係這門學分即可。時至今日,小丸子每天放學後、晚飯時,受到二老「盤問」的話題仍不外「今天午飯跟誰坐在一起?」、「課後活動好不好玩?」、「有沒有人找妳麻煩?」、「妳是怎麼處理麻煩的?」之類。學校的功課還是要做,但那是要養成她負責任的習慣,並讓她從中學習如何安排時間。作業成績維持一定水準即可,我們不苛求。

至於教自己的孩子,這我在小丸子上中文學校一年級時,就不幸有了經驗。很多事情,嗐,真的是眼不見為淨啊!

倒不是說Home School不好。我是很佩服這些家長的勇氣啦!但是若盲目地認定Home School一定勝於學校,這我就不以為然了。

話說去年秋天,我們和P先生一家大小,到海邊渡假。J三不五時督促孩子寫功課,就連聽音樂也不忘提醒孩子注意音樂裡有哪些樂器、節拍如何等等,實在有些掃興。寓教於樂不是不好,但出來玩就專心玩,何必這樣辛苦?我不解,但孩子不是我的,輪不到我插嘴,這我還是懂的(所以才會在這邊碎碎念)。

前幾天老公跟我說,J做了一件事,讓P跟她吵了一架,鬧得很不愉快。原來是P到外州出差回來,本來打算央Zoe老公去機場接他,再由J開車北上來我們家接P回去;後來J跟P說,她可以帶著兩個孩子直接來機場接,所以當P在機場苦等了一個鐘頭之後才看到J姍姍來遲地出現,少不得有些怨言。

P: 跟妳講X點鐘的飛機,妳怎麼晚了一個小時才到?我出差已經很累了,還害我等這麼久!

J: (理直氣壯貌)我們途中經過OMSI(波特蘭很有名的一家科學博物館),就去逛了一下。

P: (抓狂貌)什麼?妳明知道我在這裡等,還帶孩子去逛OMSI?

J: (不以為然)你發什麼火?我們只逛半小時就得趕到機場來接你,這樣我們也有損失好不好?

夫妻倆就這樣吵了起來。

我不得不說,這個J真是頭殼壞去!首先,明明可以準時到機場接機,卻非得去OMSI轉上一圈,這是哪門子的邏輯?再者,進OMSI是要掏腰包的耶!明知只能在裡頭呆半個小時,接機還鐵定會遲到、讓風塵僕僕的老公在機場苦等,卻仍然買了一大二小的門票進去,她是腦袋秀斗了嗎?

我想了一想,對老公說,也許J因為攬上身的責任太多,已經沒有思考的能力了。當她開車看到OMSI的時候,只想得到這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;但老公在機場苦候這回事,因為還沒發生,她也看不到。所以這樣的生活其實是很可憐的。

但話說得現實些,這都是她自找的。Home School這檔事,現在就像有機食品一樣,似乎成了一種風尚。眾家父母趨之若騖,但究竟做得來做不來?是不是最好?沒有人在意,只求「人有我亦有」而已。

我是不會去趕這種流行的。



天使與惡魔圖,來自彎彎MSN大頭~善與惡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