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※本文原於02-07-2004刊於真話藥水
其實還沒來美國之前,我對含有肉桂的食物並非那麼熱衷。吃習慣了才發現,一些食物少了肉桂,還真是缺了些什麼。尤其在嚴冬裡,一杯發酵蘋果汁(Apple Cider)加上了肉桂枝去熬一下再喝,硬要比原味更勝一籌。而剛從烤箱出爐的肉桂捲,不但讓人食指大動,還能弄得滿室生香。
寒假結束開學第一天放學後,帶女兒去上芭蕾舞課,和其他媽媽閒聊時,一位媽媽說他們耶誕期間買了一台麵包機(Bread Machine),趁著開學前大雪的時候,天天在家裡作麵包、肉桂捲,玩得不亦樂乎。
次日,學校因為天候不佳,持續停課將近一週才復課。在這段新得來的假期中,我想起了那位媽媽說的話,於是決定請出塵封已久的麵包機,也自己試作肉桂捲吃吃。
我們買的麵包機,年齡大概比女兒還要大一點。不過因為本人甚懶,用它來作麵包的次數並不多,可是每次都蠻成功的。它的唯一缺點就是,因為內鍋是直立的長方形,做出的吐司麵包不像外面賣的。可是用來揉麵糰、醒麵,卻是再方便不過;只要把材料順序加入,插個電讓它攪拌醒麵,一個半小時就成。之後把麵糰倒出來加料、塑型,就不是那麼費事粘手了。
在AllRecipes.com上面,用麵包機作肉桂捲的食譜不只一個,其中有三四則都很受人稱讚。不過只有一則有幸被該網站收錄於他們出版的食譜,而且做法還是最簡單的,很合我意。
那天傍晚晚飯準備工作就緒之後,我便把作肉桂捲的材料放進麵包機中攪拌。晚上九點多成品就出爐了。做出來的肉桂捲鬆軟可口,不下於坊間現買的喲!
把口水擦一擦,一起來學著做肉桂捲吧!
【材料】
A. 麵糰
牛奶半杯(1/2 Cup)
水半杯(1/2 Cup)
奶油二湯匙(2 Tablespoons)
蛋一只
鹽四分之三茶匙(3/4 teaspoon)
中筋麵粉三杯(3 Cups)
酵母粉二又四分之一茶匙(2 1/4 teaspoons)
白糖四分之一杯(1/4 Cup)
B. 夾心
在室溫下軟化的奶油二湯匙又二茶匙(2 Tablespoons + 2 teaspoons)
肉桂粉四分之三茶匙(3/4 teaspoon)
白糖四分之一杯又二湯匙(1/4 Cup + 2 Tablespoons)
C. 糖霜
糖粉一杯(1 Cup)
融化的奶油一又二分之一湯匙(1 1/2 Tablespoons)
香草精四分之一茶匙(1/4 teaspoon)
牛奶一又二分之一湯匙(1 1/2 Tablespoons)
【製作步驟】
1. 將麵糰材料中的牛奶、水及奶油放在小湯鍋裡徐徐加熱(也可用微波爐以小火加熱),直到溫度高、但尚未沸騰的地步(奶油無須完全融化)。把所有的麵糰材料依麵包機廠商所建議的順序放進內鍋後,讓麵包機以麵糰(Dough)功能進行攪拌工作。
2. 麵包機攪拌、醒麵過程結束之後,將麵糰自麵包機中取出,置於撒有麵粉的平面上,用擀麵棍擀成厚約一公分的長方形。用材料B中的奶油,將長方形表面塗抹均勻;把肉桂粉和白糖混合之後,均勻撒在其上。
3. 從長方形較長的一邊開始,將麵糰捲成圓筒狀,再平均切成十二等份。將9x13吋大小的烤盤抹油後,把切好的肉桂捲置於其中。用保鮮膜蓋住之後,放在溫暖無風的地方醒麵,待肉桂捲體積幾乎變成原來的兩倍即可(約三十分鐘)。
4. 保鮮膜拿掉後,將烤盤置於預熱至攝氏190度(華氏375度)的烤箱內,烤20至25分鐘,待色澤呈金黃即可取出。在肉桂捲出爐前五分鐘左右,將材料C均勻攪拌成質地黏稠的糖霜。出爐後將糖霜抹在肉桂捲上,即可享用。
註:
1. 夾心中的白糖,也可用紅糖或黑糖來替代,香味會更濃郁。
2. 我喜歡把夾心裡的肉桂粉加倍,這樣肉桂香更明顯些。
3. 糖霜材料裡的奶油,不必非融化不可。只要已經在室溫下軟化即可。
4. 在步驟3裡切麵糰的時候,用牙線或一般棉線來切會更漂亮。方法是將牙線置於麵糰下方,在要切的地方把牙線兩端從旁邊往上提起,左右交叉拉直,就能完整地將麵糰切段。
5. 有人喜歡在夾心裡加上葡萄乾或碎核桃。食譜上給的份量是二者各四分之三杯,不過這是自由心證,不加也沒關係,要多加亦無妨。